1937年2月出生的钟能锭是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大外科主任。年近82岁高龄的他,身体硬朗,耳聪目明,手术时细如发丝的血管都看得清清楚楚,依然奋战在救死扶伤第一线。
钟能锭(右)正在开展手术
作为一名在医疗事业上作出突出贡献的老专家,回忆起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潮给自己人生带来的巨大变化,钟能锭依然心潮澎湃。
1957年,钟能锭考上上海同济医学院医疗系,是江西兴国县当年两名考上重点大学的人之一。196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北医院。
1965年的一个深夜,一个出生不到2小时、腹部只有一层薄膜的畸形女婴需紧急手术,否则孩子随时会因薄膜破裂器官外露而死亡。钟能锭和主刀医生一起,为孩子施行了皮肤拉紧手术,孩子得救了。又经过近一年的跟踪康复治疗,孩子终于可以正常生活了。
“后来,有次在大街上偶遇,孩子已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,她连声感谢我当年的救命之恩。”钟能锭说,“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,只有把病人当亲人,想方设法、全力以赴挽救病人,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。”
2018年5月,一位患者及家属为钟能锭(左二)送来感谢信
钟能锭工作积极、不辞劳苦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医疗技术。1970年,他考入湖北中医学院研究生班;1984年5月,荣获湖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。
当时,珠海经济特区亟需人才。“当年12月,珠海市人事局领导亲自找到我,邀我赴特区参加建设事业。”钟能锭说,“当时我有点犹豫,在武汉大城市已经有很好的事业基础,单位还分了两房一厅的房子。”
“但是有感于珠海求贤若渴的态度,而且也想趁着年富力强,到特区开创一番新事业,为特区人民健康服务。”最后,钟能锭带着全家南下,担任珠海市人民医院外科主任。
“当时的珠海就是一小渔村,非常落后,人民医院的条件也很简陋,遇到重症患者都要往广州送。”钟能锭说,“1985年初,医院接到一个车祸伤者,肋骨全部被撞断、肝脾以及腹部等器官被撞裂,生命垂危。当时家属及病人单位领导都强烈要求立即送往广州抢救。”
“但往广州送伤者肯定会死在路上,只有立即手术才有可能挽救其生命。可是万一没救活,自己的压力可想而知。”钟能锭告诉记者,“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,其他就顾不了那么多了!”
在钟能锭的坚持下,伤者留在医院抢救。他连续8个多小时手术,终于把伤者救活。
十多天后,当痊愈后的伤者到街上散步时,当时目睹车祸的很多人都以为伤者死了,纷纷惊叫“鬼来了!鬼来了!”这名伤者爽朗地告诉他们:“钟医生把我救活了。”
2018年3月,一位患者及家属向查房的钟能锭致谢
刚到珠海时,钟能锭一家住在楼顶临时搭建的铁皮棚里,下雨天漏个不停,天晴时闷热异常,钟能锭妻子为此常常哭泣,后悔来珠海。钟能锭安慰她说:“特区是重人才的地方,一切会好起来的。”
果然,没过多久,有关部门就为他们分配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,几年后又分到一套4室两厅的房子。
后来,钟能锭又先后担任中大五院和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的大外科主任等职,并兼任暨南大学医学院、同济医科大学外科教授。曾任广东省抗癌协会理事、珠海市政协委员、珠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,香港医务委员会执照医生协会终身顾问等职。他不仅自己擅长复杂疑难急危重症的诊疗及手术,而且作为普外科、肿瘤学科带头人,还培养了大批医疗、教学、科研人才,并多次应邀赴香港讲学,受到热烈欢迎。
西部地区医学人才缺乏、医疗水平低一直是我市医疗卫生方面的短板。2012年,原平沙医院(现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)启动人才工程,针对当时医院条件还很薄弱,对高水平人才吸引力较弱的情况,该院院长曹治把目光瞄准德高望重、医术精湛的退休老专家。钟能锭不顾年事已高,首先响应,带动了一大批专家到该院,短短几年大大地提升了该院的医疗水平。
钟能锭与年轻医生讨论病例
钟能锭参加义诊活动,为求医群众免费看病
如今,曹治依然深情地说:“在我们医院最困难的时候,钟医生好像是上天派来帮助我们的,使我们很快扭转了被动局面。”“当时我们还怕已经76岁高龄的他身体经受不了长时间的手术,哪知他眼不花、手不抖,6年过去了,亲自主刀了很多重大手术。如今82岁依然奋战在医疗一线的人,全市也只有钟教授一个,真令人钦佩!”
钟能锭则表示,没有改革开放,就没有珠海的今天,也没有中国的今天,更没有今天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。他将继续想方设法为解救更多病人的痛苦而努力。